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

新闻资讯
山东省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为城市未来发展绘就空间蓝图 书记市长谈规划⑮
发布时间:2025-08-25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习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当前全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完成报批,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特开设《书记市长谈规划》专栏,邀请有关城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足地方实际,谈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地实施的思路举措,供交流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蓝图和战略指南。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内涵式发展、绿色化转型的特色路径,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空间保障。

  泰安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规划工作的“先手棋”,制定了严格依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加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全市规划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专项规划层面,泰安制定《市级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定》《市级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明确专项规划编制主体、编制内容和审批程序,梳理确定6大类53项空间类专项规划纳入目录清单,有效规范和指导专项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工作。

  详细规划层面,泰安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人民安居宜居,修订《泰安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定(试行)》《泰安市建筑间距和日照分析规划管理规定(试行)》,对建筑工程容积率以及建筑间距、日照分析计算方式等进行规范细化。同时,出台《泰安市高品质住宅规划设计指引》,明确容积率奖励、院落设置、场地抬高等各项规划鼓励政策,引导城市向“住有宜居”转变。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泰安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发展,立足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黄河下游新型工业基地目标定位,编制了《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城市未来发展绘就了空间蓝图。同时,泰安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完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力推进各类规划编制,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泰安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部门协同、分类引导、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对大汶口、满庄、黄前等文化、产业、生态特点明显的乡镇,分类做好规划管控和引导。目前,全市68个乡镇已全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系统有序编制空间类专项规划。泰安严格落实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在统一空间底图上编制专项规划,并就涉及规划用地和空间布局等内容制定专门篇章,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目前,全市已批复历史街区保护、停车场布局、城市更新、消防等专项规划26项。

  分区分类推进详细规划编制。泰安积极开展全域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定和新一轮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作,共划分3大类11小类792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构建了“单元—街区—地块”的编制体系,通过差异化明确主导功能和管控规则,确保总体规划管控要求精准传导落实到位。乡村地区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在进一步加强底线管控的同时,为农村现代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留足空间。

  泰安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旅游开放城市,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立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全市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不断构建多元化保护体系,努力打造独具泰安特色、山水相映、古今交融的国土空间。

  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和永续利用。泰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两山一河一湖”(泰山、徂徕山、大汶河、东平湖)为生态核心,构建“泰山为宗镇万笏,五汶归湖带多廊”的生态格局,联通生态廊道,实施全域全要素保护。同时,突出城市与主要生态要素之间的特色空间关系,塑造“泰山为凭、徂徕为望、汶流远抱、泮水为环、汶田为畔”的景观风貌。

  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和活化利用。泰安倍加尊重和珍惜历史,把保护修复与建设开发结合起来,在规划布局上为文化保护传承留足空间,在建筑构想和项目安排上突出文化理念,更好地留住城市历史文化基因。同时,围绕放大传统文化价值,以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传统文化为依托,以重大文旅项目为载体,用规划串联泰山、泰城、汶河区域文化轴,打造更利于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的空间载体。

  推进城市空间塑造和特色提升。泰安坚持以“山为宗、轴为骨、水为脉、文为魂”,塑造城市形态和特色空间。其中,“山为宗”即坚持山为主、城为从,引导控制城市空间布局;“轴为骨”即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水为脉”即营造“一廊望山、十水通汶、七湖润城”的开敞空间系统;“文为魂”即以泰山文化为主题,引导老城有序更新。通过城市特色空间营造,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更留住了城市历史见证和市民的生活记忆。

  规划贵在坚持、重在执行。泰安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不断强化数字赋能、优化业务流程、严格体检评估,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

  充分发挥“一张图”系统作用。泰安建立汇集多部门空间数据的“一张图”系统,将各类规划成果及时纳入统一管理。在此过程中,整合各类规划控制线类管理数据,开发“合规性审查模块”,在项目选址、用地审批、规划许可等工作中,将各类安全底线审查前置,有效提升审批效率;创新实施“五色管理法”,将地块按成熟度从高到低用五种颜色进行标识,开发“建设项目选址导引系统”,有效解决项目选址难题。

  推进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泰安将系统思维贯穿规划编制、管理全过程,在总体规划编制时即强化与成片开发方案、不动产登记等数据的融合。改变以往在供地环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做法,在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时即要求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按照规划用地边界制定征收计划,从源头上解决土地管理与规划编制“两张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和规划管理效率。

  建立定期规划体检评估制度。结合城市规划管理需求,泰安围绕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个维度,建立包含101项具体指标的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体系,通过对统计数据和多源大数据进行多维度比对,定期分析、评估、监测和反馈城市人居环境状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效;跟踪监测中心城区不同片区的用地年度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各类用地占比及人均指标与规范标准值的符合情况,精准研判城市发展特征,预警潜在风险,有效指导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888集团官网入口